類型:開放世界動作冒險
內容:本作由Rockstar Games開發,背景設定在1899年的美國西部,玩家扮演范德林德幫成員亞瑟·摩根,在幫派逐漸瓦解的動蕩年代中掙扎求生。游戲呈現了一個細節驚人的開放世界,涵蓋雪山、沼澤、城鎮等多種地貌,并融入動態天氣、晝夜循環和真實物理系統。玩家可以自由探索,參與狩獵、搶劫、賞金任務等活動,或與NPC互動,體驗豐富的支線故事。戰斗系統包括槍戰、近戰和潛行,武器可自定義,并引入“死亡之眼”慢動作射擊機制。馬匹系統尤為突出,玩家需照料坐騎,影響其表現。
特點:本作以極高的自由度與沉浸感著稱,世界互動細節豐富,如NPC記憶玩家行為、動物生態鏈等。劇情深刻,角色塑造立體,配合電影級演出,被譽為開放世界游戲的巔峰之作。
2. 消逝的光芒(Dying Light)

類型:第一人稱生存恐怖+跑酷動作
內容:Techland開發的《消逝的光芒》設定在喪尸病毒爆發的哈蘭市,玩家扮演特工克蘭,白天搜尋物資、制作武器,夜晚則面臨更兇猛的感染者。游戲核心玩法是跑酷系統,允許玩家在屋頂間高速移動,結合近戰與遠程武器對抗喪尸。晝夜交替機制大幅改變游戲體驗,夜間出現的“夜魔”極具威脅。合作模式支持4人聯機,共同完成任務或挑戰特殊模式。DLC《信徒》擴展了駕駛與宗教狂熱喪尸內容。
特點:跑酷與戰斗結合流暢,晝夜機制增強緊張感,合作模式樂趣十足,被廣泛認為是喪尸題材游戲的標桿之一。
3. 殺戮尖塔(Slay the Spire)

類型:Roguelike卡牌構筑
內容:玩家選擇不同角色(如戰士、刺客、機器人等),攀登隨機生成的高塔,每層遭遇敵人、事件或商店。戰斗采用回合制卡牌對戰,玩家需合理搭配攻擊、技能與裝備牌,形成強力組合。游戲融合Roguelike元素,失敗后需重新開始,但解鎖的新卡牌和遺物可豐富后續策略。每日挑戰與自定義模式增加耐玩度。
特點:策略深度極高,隨機性與卡牌組合帶來無限可能,被譽為“電子卡牌游戲的天花板”。
4. 賽博朋克2077(Cyberpunk 2077)

類型:開放世界RPG
內容:CDPR打造的科幻RPG,背景設定在未來的夜之城,玩家扮演雇傭兵V,追尋能帶來永生的生物芯片。游戲提供第一/第三人稱切換,戰斗涵蓋槍戰、黑客入侵和近戰,角色成長依賴技能樹與義體改造。劇情分支豐富,選擇影響結局。DLC《往日之影》新增間諜劇情與區域。
特點:世界觀龐大,視覺風格鮮明,劇情分支復雜,經過多次更新后成為值得體驗的科幻RPG。
5. 艾爾登法環(Elden Ring)

類型:開放世界魂系動作RPG
內容:FromSoftware與喬治·R·R·馬丁合作的作品,玩家作為“褪色者”探索“間隙之地”,挑戰半神Boss。游戲融合魂系高難度戰斗與開放世界探索,可騎馬自由穿梭,利用動態天氣與時間變化制定策略。戰斗方式多樣,包括近戰、魔法、召喚靈體等。
特點:地圖設計精妙,戰斗深度極高,被譽為開放世界與魂系玩法的完美結合。
6. 黑神話:悟空(Black Myth: Wukong)

類型:動作角色扮演(ARPG)
內容:由游戲科學開發的《黑神話:悟空》是一款以中國古典名著《西游記》為背景的黑暗奇幻動作游戲。玩家將扮演“天命人”,探索一個充滿神話生物、妖魔與神祇的世界,揭開西游背后的隱秘真相。游戲采用高精度的虛幻引擎5打造,呈現出極具東方美學的場景,如古剎、雪山、妖窟等,并融入動態天氣與晝夜循環系統。戰斗系統以棍術為核心,結合七十二變、定身術等神通,提供豐富的技能組合與Boss戰體驗。游戲還包含裝備鍛造、符文鑲嵌等RPG元素,讓玩家逐步強化角色以應對更強大的敵人。
特點:本作以高水準的畫面表現、扎實的戰斗手感和深厚的文化底蘊著稱,被譽為國產3A游戲的里程碑之作。
7. 極限競速:地平線5(Forza Horizon 5)

類型:開放世界競速
內容:Playground Games打造的《極限競速:地平線5》將舞臺設定在墨西哥,提供多樣化的地貌,包括沙漠、叢林、海灘和火山。玩家可駕駛超過500輛真實授權的車輛,參與街頭賽、越野賽和特技表演等賽事。游戲采用動態季節系統,每周天氣變化影響賽道條件,如雨季洪水淹沒道路,旱季沙塵暴影響能見度。自定義系統允許玩家改裝車輛、設計涂裝,甚至創建專屬賽事供全球玩家挑戰。多人模式支持12人聯機,合作完成挑戰或參與競速淘汰賽。
特點:本作以極致的畫面表現、豐富的車輛選擇和無縫的開放世界體驗,被譽為“最佳賽車游戲之一”。
8. 天國:拯救2(Kingdom Come: Deliverance 2)

類型:中世紀寫實RPG
內容:作為《天國:拯救》的續作,本作延續了15世紀波西米亞的歷史背景,玩家將繼續扮演鐵匠之子亨利,卷入更宏大的政治陰謀與戰爭。游戲采用第一人稱視角,強調真實的中世紀生活模擬,包括劍術格斗、盔甲磨損、饑餓與疲勞系統。戰斗系統基于物理碰撞,玩家需掌握不同武器的攻擊角度與格擋時機。任務設計強調自由選擇,玩家可通過談判、偷竊或暴力解決問題。世界互動更加細膩,NPC擁有獨立日程,玩家的行為會影響地區聲望與劇情走向。
特點:本作以歷史考究、沉浸式體驗和高自由度著稱,被譽為“最真實的中世紀模擬器”。
9. 求生之路2(Left 4 Dead 2)

類型:合作第一人稱射擊
內容:Valve開發的《求生之路2》是一款經典的喪尸生存射擊游戲,支持4人聯機合作。玩家扮演四名幸存者之一,穿越美國南部的五個戰役,從薩凡納的沼澤到新奧爾良的狂歡節,對抗成群的感染者。特殊感染者如“坦克”“女巫”和“獵人”帶來額外威脅,而“AI導演”系統動態調整敵人數量、道具分布,確保每局體驗不同。對抗模式允許玩家扮演特殊感染者,獵殺人類隊伍。
特點:本作以快節奏戰斗、優秀的關卡設計和持久的多人樂趣,成為合作射擊游戲的標桿。
10. 輻射4(Fallout 4)

類型:開放世界RPG
內容:Bethesda的《輻射4》背景設定在核戰后的波士頓廢土,玩家作為“111號避難所”幸存者,尋找失蹤的兒子并卷入“學院”“鋼鐵兄弟會”等勢力的沖突。游戲結合第一/第三人稱射擊與RPG成長系統,允許玩家自定義武器、建造定居點并招募同伴。對話輪系統影響劇情分支,而“嗶嗶小子”設備管理裝備與任務。DLC《遠港驚魂》《核子世界》擴展了新的地圖與故事。
特點:本作以豐富的探索內容、深度的建造系統和自由的劇情選擇,成為后末日RPG的代表作。
11. 土豆兄弟(Brotato)

類型:Roguelike彈幕生存
內容:玩家控制一顆手持武器的土豆,在潮水般的敵人中生存。每局戰斗后,可選擇升級屬性或新武器,如霰彈槍、激光炮或近戰斧頭。角色擁有不同職業,如“狂戰士”“工程師”,影響初始裝備與成長路線。游戲節奏極快,20分鐘即可完成一輪,但隨機道具組合與Boss戰提供極高重復可玩性。
特點:本作以快節奏戰斗、多樣的Build組合和魔性畫風,成為休閑Roguelike的佳作。
12. 吸血鬼幸存者(Vampire Survivors)

類型:Roguelike彈幕生存
內容:玩家選擇不同角色(如驅魔師、法師),在自動攻擊的機制下躲避怪物潮,通過升級獲取新武器與被動技能,如圣水、圣經環和閃電鏈。每局20-30分鐘,最終挑戰死神Boss。游戲以極簡操作與成癮的成長循環聞名,DLC追加新角色與地圖。
特點:本作以“反向彈幕”玩法、豐富的裝備組合和低成本高回報的體驗,掀起獨立游戲風潮。
13. Wallpaper Engine(壁紙引擎)

類型:動態壁紙軟件
內容:Steam平臺的這款工具允許用戶使用或創作動態壁紙,支持2D/3D動畫、視頻、網頁交互甚至小游戲。玩家可訂閱創意工坊的百萬作品,如《賽博朋克2077》主題光效或《原神》角色Live2D。軟件占用資源低,支持多顯示器與音頻可視化。
特點:本軟件以極高的自定義性與活躍的創作者社區,成為PC美化必備工具。
14. 絕地潛兵2(Helldivers 2)

類型:多人合作戰術射擊
內容:由Arrowhead Game Studios開發的《絕地潛兵2》是一款以銀河戰爭為背景的第三人稱射擊游戲,玩家扮演超級地球的精英士兵“絕地潛兵”,與全球玩家組隊對抗蟲族、機器人和光能族三大外星勢力。游戲采用動態戰局系統,全球玩家的任務進度共同影響整體戰局,例如攻占或防守關鍵星球。玩法上,玩家可空投至戰場,利用戰略配備(如軌道炮、哨戒炮、空襲支援)執行任務,同時需注意友軍傷害機制——誤傷隊友可能引發“節目效果”拉滿的混亂場面。
特點:本作以高自由度戰術配合和全球玩家聯機共斗為核心,戰役事件(如“超級地球保衛戰”)曾引發中美玩家自發合作守城,展現游戲內罕見的國際團結精神。
15. 劍星(Stellar Blade)

類型:動作角色扮演(ARPG)
內容:韓國SHIFT UP工作室開發的《劍星》是一款科幻末世題材的PS5獨占動作游戲,玩家操控女主角伊芙重返被怪物“孽奇拔”摧毀的地球,執行人類復興任務。戰斗系統強調精準格擋與閃避反擊,結合貝塔能量管理釋放技能,并融入PlayStation 5手柄觸覺反饋增強打擊感。游戲包含半開放世界探索,主線流程約25小時,支線任務和納米服收集可延長至40小時。
特點:本作以金亨泰標志性的“油膩師姐”美術風格著稱,角色服裝設計超過30套,搭配高精度畫面與電影級演出,但關卡引導和地圖功能設計存在爭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