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科技股的風云變幻中,英偉達(NVIDIA)一直是備受矚目的焦點。2025 年 8 月 19 日,一則消息再度引發市場熱議:英偉達公司 CEO 黃仁勛在 8 月 14 日至 15 日期間,通過八筆交易減持了 15 萬股英偉達股票,累計套現金額達到 2710 萬美元(現匯率約合 1.95 億元人民幣)。這并非黃仁勛首次減持,早在 7 月 15 日,他就出售過 22.5 萬股公司股票,當時價值約為 3800 萬美元。而這些股票出售行為均源自其今年 3 月制定的出售計劃,該計劃中黃仁勛計劃最多出售 600 萬股股票。?
黃仁勛作為英偉達的靈魂人物,他的一舉一動都可能被市場過度解讀。從過往經驗來看,上市公司高管減持股票,往往會引發投資者對公司未來前景的擔憂,導致股價波動。例如,在一些案例中,高管減持后,股價隨即出現大幅下跌,投資者信心受挫。但黃仁勛此次減持,情況似乎有所不同。他的減持行為是既定計劃的一部分,并非臨時起意。這種遵循預先設定計劃的操作,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市場的恐慌情緒。根據美國相關法規,上市公司高管出售股票需遵循 “10b5-1 規則” 進行預先計劃,這確保了交易的合法性與合規性,也讓市場對高管減持行為有了更多理解空間。?
盡管黃仁勛在減持,但華爾街的投研機構卻對英偉達的未來股價保持樂觀。眾多預測認為,英偉達股價有望上漲至 185 - 190 美元甚至更高。這種樂觀并非毫無根據。英偉達在 AI 芯片領域的龍頭地位難以撼動,其數據中心業務持續強勁增長。在 2025 財年第四財季,英偉達數據中心業務營收高達 355.8 億美元,同比增長 93.32%,全年營收增長 142%,達到創紀錄的 1152 億美元。數據中心業務營收已占英偉達總營收的 88% 左右,成為公司業績的核心驅動力。隨著全球科技巨頭對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建設的持續投入,如 Meta 預計 2025 年資本支出 600 億至 650 億美元用于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建設,亞馬遜計劃投入約 1000 億美元,阿里巴巴計劃未來三年投入超 3800 億元(約 520 億美元),這都為英偉達的芯片業務帶來了廣闊的市場空間。?
從公司發展布局來看,黃仁勛有著更為宏大的愿景。他在股東大會上明確表示,英偉達未來的發展將不僅僅局限于芯片業務。機器人技術將成為英偉達新的增長引擎,自動駕駛汽車領域也將是英偉達技術的重要應用方向。在機器人技術方面,英偉達憑借其在 AI 計算領域的優勢,能夠為機器人提供強大的算力支持,助力機器人實現更智能的決策與操作。而在自動駕駛領域,英偉達的芯片和技術可以為車輛提供高精度的環境感知、智能決策等功能,推動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。這些新業務領域的拓展,為英偉達的未來發展開辟了新的增長曲線,也讓投資者對公司的長期發展充滿信心。?
然而,黃仁勛的減持行為也并非毫無影響。盡管目前來看市場反應相對平穩,但從長期視角,若減持規模持續擴大,可能會對市場信心產生一定沖擊。特別是當市場處于敏感期,如政策出現重大調整或經濟數據不佳時,高管減持可能會引發投資者的恐慌拋售。此外,黃仁勛減持套現的資金流向也備受關注。若資金用于個人其他投資或財務規劃,對英偉達公司運營層面影響相對較小;但如果是出于對公司內部某些潛在風險的擔憂而套現,那么這一信號值得投資者警惕。不過,截至目前,并沒有跡象表明英偉達內部存在重大隱患,公司的業績表現和市場地位依然強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