類型:第一人稱射擊(FPS)
內容:作為《毀滅戰士》系列的重啟續作,本作延續了地獄惡魔入侵地球的設定,玩家扮演“毀滅戰士”(Doom Slayer),手持重型武器,在多個次元中與惡魔軍團展開血腥廝殺。游戲劇情緊接前作,地球已被惡魔占領,人類瀕臨滅絕,而玩家需要深入地獄核心,擊敗熾天使Khan Maykr,阻止最終的毀滅。
玩法:游戲采用高速戰斗機制,強調移動、資源管理和暴力擊殺。玩家擁有霰彈槍、火箭筒、等離子步槍等多種武器,并可通過“壯烈擊殺”近戰處決敵人恢復生命值。本作新增“火焰噴射器”和“血拳”系統,鼓勵玩家在戰斗中保持侵略性。相比前作,彈藥更稀缺,敵人更兇猛,玩家需靈活運用電鋸(獲取彈藥)和火焰噴射器(獲取護甲)維持戰斗循環。此外,新增的“惡魔弱點”系統要求玩家針對不同敵人使用特定武器,提升策略深度。
特點:極致的暴力美學,搭配重金屬配樂,戰斗節奏迅猛;DLC《上古諸神》進一步強化機動性,新增鉤爪等位移技能,讓戰斗如“皇牌空戰”般流暢。
2.《賽博朋克2077》(Cyberpunk 2077)
類型:開放世界角色扮演(RPG)
內容:由CD Projekt Red開發,游戲設定在未來的“夜之城”,玩家扮演雇傭兵V,在植入芯片“Relic”后與已故搖滾傳奇強尼·銀手(基努·里維斯飾)的意識共存。故事圍繞V尋找解除芯片威脅的方法展開,涉及幫派斗爭、企業陰謀和賽博改造人社會。
玩法:游戲提供豐富的角色定制和技能樹系統,玩家可選擇潛行、黑客、近戰或槍戰等不同風格。夜之城的開放世界充滿支線任務、動態事件和可互動NPC,如朱迪、帕南等角色擁有獨立劇情線。戰斗方面,武器包括智能槍械、螳螂刀等賽博裝備,搭配義體改造(如時間減速、光學隱身)增強戰斗多樣性。2023年推出的DLC《往日之影》新增間諜劇情和技能系統,進一步擴展游戲深度。
特點:沉浸式敘事與細膩的角色塑造;賽博朋克美術風格的集大成者,霓虹都市與貧民窟形成鮮明對比;盡管首發優化問題飽受爭議,但經過多次更新后已成為RPG標桿。
3.《求生之路2》(Left 4 Dead 2)
類型:合作生存射擊
內容:Valve開發的喪尸題材游戲,背景設定在美國東南部,四名幸存者(Coach、Nick、Ellis、Rochelle)需穿越五個戰役章節,從購物中心到沼澤地帶,最終抵達軍方疏散點。游戲延續前作設定,但新增特殊感染者(如“暴沖者”“噴吐者”)和近戰武器(電鋸、吉他)。
玩法:核心為4人合作模式,玩家需對抗僵尸潮并完成關卡目標(如啟動發電機、防守安全屋)。特殊感染者由AI或玩家操控,能力各異(如“獵手”飛撲、“坦克”投擲水泥塊)。游戲采用“導演AI”動態調整敵人數量和道具分布,確保每局體驗不同。此外,“對抗模式”允許玩家扮演感染者圍攻人類隊伍。
特點:高重復可玩性,Mod社區活躍;2022年仍位居Steam好評榜前列;簡單粗暴的射擊體驗與團隊協作樂趣。
4.《絕地潛兵2》(Helldivers 2)
類型:第三人稱合作射擊
內容:Arrowhead Game Studios開發的續作,背景設定在銀河戰爭勝利后,玩家作為“絕地潛兵”需向外星勢力傳播“民主”(實為清除威脅)。游戲采用第三人稱視角,畫面升級至4K/60幀,支持跨平臺聯機。
玩法:4人小隊合作執行隨機生成任務(如摧毀蟲巢、護送物資),戰斗強調戰術配合與友軍傷害機制。玩家可呼叫空投裝備(如炮臺、核彈),使用工兵鏟挖掘戰壕。武器包括電弧槍、噴火器等,敵人涵蓋蟲族與機械軍團。任務失敗會影響全局戰況,社區共同推進“銀河戰爭”元敘事。
特點:黑色幽默與硬核戰術結合;持續更新加入新敵人與武器;PS5與PC跨平臺聯機。
5.《ULTRAKILL》
類型:高速復古FPS
內容:由Hakita開發,靈感源自《雷神之錘》和《Doom》,玩家扮演機器人V1,在地獄中屠殺惡魔以獲取血液作為燃料。游戲采用低多邊形畫風,搭配夸張的斷肢和血液特效。
玩法:核心機制為“移動即生存”,玩家需利用沖刺、滑鏟和空中連跳躲避攻擊。武器包括可彈反的霰彈槍、硬幣槍(射擊空中硬幣觸發追蹤彈)等,連段系統類似《鬼泣》,通過快速切換武器提升戰斗評級(最高為“ULTRA”)。Boss戰如V2和加百列設計成鏡像對決,考驗玩家操作上限。
特點:FPS與ACT的完美融合;Steam好評率98%;硬幣槍的創意玩法堪稱行業標桿。
6.《PUBG》(絕地求生)
類型:戰術競技型射擊(大逃殺)
內容:由韓國Krafton工作室開發的《PUBG》是大逃殺游戲的鼻祖,設定在虛構的島嶼“Erangel”上,玩家作為空降的幸存者之一,需在100人混戰中搜集武器、裝備和載具,并在不斷縮小的“毒圈”內生存到最后。游戲地圖包含多樣地形,如軍事基地、城鎮和荒野,每局安全區隨機刷新,策略與槍法同樣重要。
玩法:玩家可選擇第一或第三人稱視角,跳傘后需快速搜刮資源(如步槍、狙擊槍、防彈衣等),同時警惕其他玩家的伏擊。載具(如吉普車、摩托)可加速轉移,而“毒圈”機制迫使玩家持續移動。游戲強調戰術決策,如埋伏、團隊配合或隱蔽行動。特色武器包括AWM狙擊槍(僅空投獲取)、平底鍋(可擋子彈)等,配件系統(如消音器、倍鏡)進一步個性化槍械性能。
特點:開創性的大逃殺模式,真實彈道與物理引擎;持續更新新地圖(如沙漠“Miramar”、雪地“Vikendi”);電競化成功,職業聯賽體系成熟。
7.《機械戰警:暴戾都市》
類型:第一人稱射擊(FPS)
內容:改編自80年代經典電影,玩家扮演半人半機械的警察墨菲,在腐敗的底特律打擊犯罪。劇情設定在電影2-3部之間,OCP公司控制城市,而墨菲需揭露其陰謀并拯救市民。游戲高度還原電影美學,包括復古UI、原版配音演員彼得·威勒回歸,以及B級片式的暴力場景。
玩法:以線性關卡為主,輔以支線任務探索。墨菲的Auto-9手槍無限彈藥,且可升級為高精度武器;近戰可投擲敵人或環境物品(如顯示器)。技能樹強化防御(如減傷80%)或戰術能力(如掃描標記敵人)。戰斗充滿電影化處決鏡頭,如爆頭或拆解敵人軀體。盡管地圖非完全開放,但區域設計充滿細節,如破敗街道與OCP高科技設施對比。
特點:忠實還原電影IP的懷舊氛圍;簡單粗暴的射擊體驗;黑色幽默與社會批判交織的敘事。
8.《孤島危機3》
類型:科幻第一人稱射擊(FPS)
內容:作為Crytek“納米服三部曲”終章,故事發生在2047年的紐約,城市被CELL公司的“納米穹頂”覆蓋,淪為雨林廢墟。玩家扮演納米戰士“先知”,與盟友賽可對抗外星種族Ceph和CELL的私軍。劇情延續前作,揭露CELL利用外星科技統治世界的陰謀。
玩法:納米服提供四種模式:裝甲(減傷)、隱身(潛行)、力量(近戰增強)和速度(快速移動)。新增復合弓可無聲擊殺且箭矢可回收,搭配黑客技能可操控敵方炮塔。關卡設計更開放,如“七大奇跡”區域結合叢林與都市廢墟。多人模式包含“獵人”(不對稱對抗)等玩法,支持16人聯機。
特點:CryEngine 3打造的頂級畫質,雨林光影效果至今驚艷;納米服系統賦予戰斗高度自由;劇情深度探討人性與科技異化。
9.《影子武士2》
類型:第一人稱砍殺射擊
內容:主角王洛(Lo Wang)作為雇傭兵,在人類與惡魔共存的混亂世界中冒險。劇情承接前作,涉及神器“痛苦武士刀”與宿敵齊拉的陰謀。游戲融合東方武術與賽博朋克元素,場景色彩艷麗且充滿惡搞對話。
玩法:提供70多種武器,如武士刀、霰彈槍和元素附魔弓,支持四人合作。程序生成地圖確保重復可玩性,符文系統可定制武器屬性(如火焰、冰凍傷害)。戰斗強調肢解敵人,配合技能樹(如生命恢復、元素抗性)打造不同流派。任務分為主線和支線,Boss戰需針對弱點調整策略。
特點:快節奏近戰與射擊結合;幽默無厘頭的劇情風格;Mod支持與高自由度裝備搭配。
10.《喋血復仇》
類型:合作生存射擊
內容:由《求生之路》原團隊打造,背景為寄生蟲引發的喪尸末日。玩家扮演“清除者”,對抗變異怪物“災變者”。劇情通過角色對話展開,如醫生或沃克的個性塑造。
玩法:4人合作推進戰役章節,目標包括安置炸彈或防守據點。卡牌系統為核心創新,允許構建近戰、狙擊或支援流派(如“無限彈藥”卡)。特殊感染者如“高個子”需團隊配合擊殺。對抗模式中,玩家可扮演災變者圍攻人類。
特點:繼承《求生之路》精髓但加入Roguelike元素;高難度挑戰需策略配合;后期更新優化平衡性。